江苏科技大学“数字交互场景设计”微专业招生简章
来源:土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09 10 次浏览
专业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数字交互场景设计”微专业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紧扣数智时代“虚实融合”的发展趋势,依托高水平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和先进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聚焦VR/AR、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建立了“X专业技能+数字交互设计”的创新课程体系:在各类工科、理科和文科现有专业技能(X专业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字交互场景设计”的跨学科前沿技能。系统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空间建模、交互系统开发及多学科协同仿真等核心能力,最终造就兼具本专业、行业知识基础和数字交互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以数字交互场景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对虚拟现实(VR/AR)、人工智能生成、数字孪生、交互系统开发、跨学科仿真实践等专业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数智时代背景下虚实融合场景的设计、开发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结业后,达成以下培养目标:
1.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工程师基本素养、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意识、科技攻关意识。
2. 具备综合专业知识和数字空间交互设计的复合知识理论体系,掌握数字交互技术应用于各专业接轨数字空间、构建虚拟场景、拓展智能交互设计、创建数字孪生系统等工作的基础技能。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专业+数字交互设计”的创新拓展意识,掌握基于数字交互的智能装备交互界面、游戏影视场景、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元宇宙等数字空间领域的交互创新设计和制作技能,具备面向“虚·实”共生时代交互需求的创新基础。
4. 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面向跨学科数字交互的自主协作、目标达成以及项目组织等能力,具备全职业生涯数字交互技术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意识和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工科、理科和文科各专业大二、大三在校生自主选择修读。
招生计划:60人/年。具体人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四、学期与学制
序号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授课学时 | 实验学时 | 上机学时 | 实践学时 | 课程性质 | 修读学期 |
1 |
| 2 | 32 | 24 |
|
| 8 | 必修 | 1 | |
2 |
| 场景基础设施搭建 | 2 | 32 | 32 |
|
|
| 必修 | 2 |
3 |
| 虚拟场景建设数字技术 | 2 | 32 | 24 |
|
| 8 | 必修 | 2 |
4 |
| 数字空间设计美学 | 2 | 32 | 16 |
|
| 16 | 必修 | 3 |
5 |
| 4 | 64 | 40 |
| 24 |
| 必修 | 3 | |
6 |
| 高级交互设计项目实践 | 4 | 64 | 40 |
| 24 |
| 必修 | 4 |
学制:2年;学分:16学分;学期:四学期。
第一学期开展数字交互场景设计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字交互设计概论”;
第二学期开展虚拟场景构建与技术基础课程,包括“场景基础设施搭建”和“虚拟场景建设数字技术”;
第三学期开展数字美学与初级实践教学,包括“数字空间设计美学”和“初级交互设计项目实践”;
第四学期开展高级项目开发与综合实践教学,包括“高级交互设计项目实践”。五、学习证明
学制与证书授予规定及学分要求:学制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主修专业毕业或结业离校前,合格完成课程学习不少于14学分。
经学院审核合格后,报教务处审定,由学校统一颁发微专业结业证书。微专业修读学生可自行申请退出,经开设学院审核同意后退出。退出学生所修微专业课程学分按相关要求可申请替代冲抵主修专业的任选课学分。
六、收费标准
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收费标准按学校核定标准执行,80元/学分。学生按学年缴纳微专业学费。学生因各项原因终止或自愿放弃微专业修读,可按未修课程学分所占比例退还学费。
七、咨询及报名方式
QQ群:654611947(咨询专业相关问题)
邮箱:2314134779@qq.com(咨询专业相关问题)
电话:84441228,李老师 马老师
地点:船建楼464室(报名地址)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9月22日
请有意修读“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专业的同学,在QQ群(654611947)或邮箱(2314134779@qq.com)咨询相关问题和提交报名表。
2025.9.8
土建学院